菊花養植自從加入人工培養技術之后,品種日益繁多,一般菊花大多為秋后開花,自帶傲霜凌寒的品性,即便是眾花皆凋的北方秋后,也是菊花怒放的最佳時期。菊花的品種雖然豐富,但在繪畫過程中,大致分為兩種花型,即平頂型菊花與攢頂型菊花,兩種畫法的相同之處便是均以勾染為主。
國畫菊花教學-畫法
寫意畫菊,挑選大瓣的闊氣花朵畫出更加適宜。其花狀呈球形,花瓣各有圓、尖、寬、窄、長、短、肥、瘦,無論哪種姿態,均可入畫。選用墨或色勾花也都可以,講究宜潤不宜枯,白花配淡墨,紅花如胭脂,水分須大,待花勾完,水漬暈滲化成團,形如暈染一般。勾填墨勾時宜重,色染宜潤。墨葉大多以黃色填充,才能呈現強烈的對比,突出其獨特的韻味。
國畫菊花教學-歷代文人畫家筆下菊花
一直以來,菊花在歷代文人畫家的筆下,都呈現出了或嬌艷,或雅致,或冷峻野逸,或氣勢磅礴,或筆力雄健,或清高正氣的多種風貌。唐宋時代的名家高手有黃荃、趙昌、徐熙、滕昌佑、黃居寶、邱慶余等。明代有陳淳灑逸,惲南田創造性地發揚了“沒骨”寫生技法,徐文長擅長大寫意畫菊,使其冷峻、疏朗、野逸之氣達到了創作的極致。清代的石濤、八大山人即便不施脂粉,也善用筆用墨,能以墨勾勒或點染,使菊花飽含清高神韻之氣。近代畫家更是創作了許多筆力雄健、氣勢磅礴的上好佳作,諸如趙之謙、任伯年、吳昌碩,這使得他賞傲霜凌秋之氣,超群絕倫,凌眾之先?,F代畫家齊白石、陳半丁、潘天壽等也創作了很多菊花題材的作品,成為后代學者的經典范本。
國畫菊花教學,初學國畫有什么繪畫技巧嗎?
初學者,臨摹一定要選經典之作,特別是經過歷史歲月的篩選和沉淀最終留于藝術史上的經典作品,.“眼高手低”,學會欣賞傳統經典之作,提高藝術鑒賞能力的同時堅持練習技法,相信堅持一段時間下來你們都會有很大的收獲。一開始難度大的話,可以選擇臨摹經典作品的局部,從小局部切入,比如掌握一朵花、單個人物的畫法等等,由簡至難,慢慢深入。
初學者畫寫意首先要練審美。培養對美的感受力,學會欣賞。要對中國美術史上這些大量的作品進行閱讀,至少要知道什么是經典什么是真的美。國畫的精彩可不是在紙上隨便默畫個牡丹、大公雞,這里面有太多學習和可研究的知識了。
“書畫同源”。在提高審美的同時,練習書法。為什么要叫寫意畫?“寫”出物象的“意”,可看出寫意畫的精髓還在與書法相通的“寫”一字。寫字是訓練用毛筆最好的方法。中國畫講究骨法用筆,經常聽人說“畫畫要有筋骨”,寫意畫更是如此。想好畫好寫意,就需要進行長期刻苦練習,手上的每一塊肌肉都要去熟悉筆的運轉,形成有效的肌肉記憶。
寫意不像工筆有那么多的步驟流程,需要的就是對毛筆的熟悉、對作畫事物造型的提煉和把握、對水分的控制、墨色干濕濃淡的掌握。所以最初學習時,臨摹是很關鍵的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