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畫入門菊花怎么畫
菊花的花瓣形態各異,有長短、曲直、闊窄、粗細和幾個不同的基本形狀,如管狀、匙狀、勾狀、開叉和帶刺狀等。我們需要逐個認識,分清主次,才能更好地掌握每個菊花品種的主要特征,更容易畫出品種繁多的花頭。畫菊花葉子時也不可忽視,因為品種不同的菊花葉子也有許多差別,有肥瘦、尖圓、長短、缺刻大小等細節區別,菊花葉子的繪畫過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不可輕視。
國畫入門菊花怎么畫-畫家筆下菊花
菊花進入文學作品的時間,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。先是楚國大詩人屈原的名作《離騷》中寫道的:“朝飲木蘭之墜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”之句。菊花入畫的時間相比之下則稍晚,大概始于五代。據畫史來看,五代徐熙、黃筌都畫過菊,宋人畫菊者比較少。元代蘇明遠、柯九思也留下了菊的作品。明清兩代畫菊的不多,石濤、鄭板橋曾有畫菊作品留下,至近現代畫菊的大家便很多了,包括吳昌碩、齊白石、潘天壽、李苦禪等大家常有菊花畫作。
國畫入門菊花怎么畫,學習國畫是否真的有好處
國畫給大多數人的印象是喜歡以山山水水作為對象,將風景、植物和人物以水墨的形式躍然于紙上。學習國畫可以領略到我國國畫家的藝術風采,也能領會到他們內心的精神造詣,明白大若至簡的道理,無論對我們做人還是做事,都是有正面影響的。因此學習國畫是真的有好處。
國畫入門菊花怎么畫,關于配色要注意什么?
國畫在古代還叫水墨丹青。水墨,即“水墨畫”,中國畫的一種表現形式。一般指用水和墨所作之畫。墨又分五色干、濕、濃、淡、焦產生豐富的變化,表現物象,有獨到的藝術效果。藝術中的色彩不是簡單的自然界色彩,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觀感情的“主觀色”。我們常說“詩中有畫”,即用色彩表達詩人對大自然的獨特感觸。如“一行白鷺上青天”,用“青”與“白”表達高遠;“長郊草色綠無涯”,用“綠無涯”表達生機盎然;“日出江花紅勝火”,用紅色表達絢爛。這種“著色的情感”,具有繪畫的鮮明和直觀,蘊涵著濃郁而強烈的意念。
菊花養植自從加入人工培養技術之后,品種日益繁多,一般菊花大多為秋后開花,自帶傲霜凌寒的品性,即便是眾花皆凋的北方秋后,也是菊花怒放的最佳時期。菊花的品種雖然豐富,但在繪畫過程中,大致分為兩種花型,即平頂型菊花與攢頂型菊花,兩種畫法的相同之處便是均以勾染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