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花,歷代以來便被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征,與“梅、竹、菊”并列,合稱“四君子”。文人墨客喜歡以“蘭章”比喻詩文的美,“蘭交”象征友誼的真。也經常借蘭花來表達純潔的愛情,如“氣如蘭兮長不改,心若蘭兮終不移”、“尋得幽蘭報知己,一枝聊贈夢瀟湘”等。
國畫中的畫蘭講究神似,其中更加強調的是蘭花的神韻與秉性特征,不同的畫家畫蘭一般會有不同的側重點。在寫意畫中,畫家筆下的蘭花多用水墨來表現蘭花的美麗葉態和花質的素潔,追求天生素質、大樸大雅的絕妙神韻。
寫意國畫蘭花技法
蘭花自古便有高潔、清雅的特點,古今以來,諸多名人都對蘭花評價極髙,自有花中君子的美稱。蘭花的花頭小巧精致,外形結構分為五瓣。蘭葉的形狀細長而扁平,掌握正確的運筆方法才能繪制,從而體現蘭花的綽約風姿。
寫意國畫蘭花技法名家介紹
明朝的馬守真,是書畫史上屈指可數的女畫家之一。本人多才多藝,不僅通音律,還擅歌舞,為秦淮八艷之一。馬守真擅畫蘭竹,故有“湘蘭”之稱,她的蘭花風格清秀典雅,所畫蘭花或隱于石竹之間,或展于畫前,生機盎然,具有名家的不俗風范。
寫意國畫蘭花技法有哪些技巧?
在國畫山水的初學階段,臨摹是重要的手段之一。臨摹離不開看畫,看畫卻貫穿于你的整個學習及創作過程,因此,要古為今用,洋為中用,目的是實現為我所用。要實現為我所用,學畫者就必須在提高理論水平,動筆能力的同時將鑒賞能力作為首要任務培養,只有鑒賞能力提高,才能品讀出古今名作的味道來,也就是能看出一幅畫的門道,會看。如果我們不具備鑒賞能力,不會看畫,就辨不清優劣,在動畫筆時就做不到取舍,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表現能力。
看畫,不是與生俱來就會的,不同的人看同一幅畫,感受也不盡相同,對畫意的理解也千差萬別,因為每個人的學識、閱歷、喜好、接觸畫作的多少、鑒賞水平不一樣。普通人看畫,很直觀,往往憑喜好評判畫的優劣,卻說不出原因,對一幅畫所表達的主旨只能是一知半解;有鑒賞能力的人看畫,能看出畫里深藏的東西,能體會到山水畫的意境,也就是山水畫的靈魂,并由此產生聯想,引發自身生活感受的共鳴,感到畫外意,弦外音,境外味,激發觀者再創造的活力。
學習國畫怎么選擇墨?
一品閣的墨相對會比較好,墨在繪畫中運用最多,如積墨法的主要作用是,體現畫非常滋潤、渾厚、又不呆板,對江南的山川表現和森林的表現起到非常好的作用。中國畫只有在筆墨的掌控上達到自如的水平,才能完好地表現自然的景象。好墨的優點是:色純黑而有光澤,不黏糊,宜書宜畫,濃淡干濕條用;遇水不脫,墨跡經久不變,畫可以長期保存;色澤光潤,磨后菱角必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