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四君子之一,竹有著“歲寒三友”的美譽,中國傳統文化意義上對竹的看法也有所不同,竹的象征寓意極其豐富,因其四季常青、空心堅挺,因此被視為頑強生命的有力象征,又有其寧折不彎、虛懷若谷的品格,是優秀品格的詮釋。古往今來,人們對竹的贊美數不勝數,它的正直清高和清秀俊逸,都是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。
國畫入門竹子技巧,竹子的竿畫法
畫竿,運筆要點就是以中鋒運筆,保證兩邊平直齊整,界限清晰,渾圓有力,如寫“一”字。如用側筆畫竿,則要一邊齊整而另一邊像鋸齒,成為竹片而不能圓渾。畫竿的每節兩端要頓按,使得節部略粗。具體筆法:筆尖向左逆入,之后回折頓按,再轉筆向上,中鋒直行,最后以頓筆向左回收,筆尖略挑自成一節。緊承前一筆再依次畫第二節,第三節……;如若較較長,則要向下而上逐漸收細。并且注意每節的長短變化有所不同。
畫竿想要做到圓渾,除筆法之外,用墨方法的掌握也很重要。如竿的下部濃上部淡,就要先用筆調淡墨,再在筆尖上蘸點濃墨,這樣畫出來的竿就能自下而上,呈現由濃變淡的效果。如果用筆的一側蘸濃墨,畫出來的竿則一邊濃一邊淡。這種用墨方法叫“攝墨法”(也叫“蘸墨法”),無論是以淡撮濃,還是以濃撮淡,畫寫意畫多半都用的是這種畫法。但要注意筆上含的水分一定不能太多,蘸墨也是,要同蜻蜓點水一般,一蘸即起,不可再調。畫墨竹,只有掌握撮墨技法才能臻別其中妙境。
國畫入門竹子技巧-名家介紹
徐熙,五代南唐畫家,生卒年不詳,金陵(今江蘇南京)人,還有人說是鐘陵(今江西進賢西北)人。擅長畫江湖間的汀花、野竹、水鳥、魚蟲、蔬果等。與后蜀黃筌的花鳥畫為五代時期的兩大流派。獨創了“落墨”法,一變黃筌的細筆鉤勒,填彩暈染之法。傳世真跡比較少,《雪竹圖》傳為其所作。此圖是為描寫江南雪后嚴寒中的枯木竹石所作。構圖新穎,層次豐富。作者用烘暈皴擦等法,描繪竹石覆雪的景象。石后三竿粗竹挺拔蒼勁。其旁有彎曲和折斷了的竹竿,又有一些細嫩叢雜的小竹參差交錯其間,更讓人覺的情趣盎然、生機勃勃。竹節以墨皴擦,結構明了清楚。竹葉以細筆勾描,正反向背,各逞其勢。地面秀石不勾輪廓,只以暈染法襯出,以示其雪。其畫中的大石右側竹竿上,有篆書體倒寫的“此竹價重黃金百兩”八字。此畫選用線條墨色為主,工整精微而寫實,被譽為五代的佳作。
國畫入門竹子技巧,怎么用色?
在畫一些工筆的白花時,有時需要用薄涂法淡淡的罩幾遍白色,然后在用曙紅或豆綠分染,就形成了白花潔白、明亮的效果。用化學合成的顏色會有許多雜渣,大家可以先用少量水把色調開,過幾分后倒上面的顏色用,這樣顏料中的渣就沒有了。畫工筆時最好少調色,幾種色調在一起,顏色也會灰,盡量用原色。用花青色時最好加點墨,可以去火氣。畫白色時,可以加入少量珍珠粉,這樣的白色很白,有光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