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,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有著不一般的含義,竹子的四季常青,一般象征頑強的生命、青春永駐;空心代表虛懷若谷的出色品格;其枝彎而不折,是柔中有剛的標準做人原則;生而有節、竹節必露則是高風亮節的美好象征。竹的挺拔灑脫、正直清高、清秀俊逸都是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。竹是我國美德的物質載體,是君子的細化象征,故而被無數仁人志士喜愛,古今文人墨客都不吝嗇對竹充的贊美,因此留下了現如今的大量詠竹詩和竹畫。
成人學國畫竹子教學,竹子畫法
畫竹葉。畫竹的各路前輩們經常講“畫竹容易,撇葉難”。是因為要以個字、介字等組合規律畫出竹葉。并用中側鋒,從而體會書法中“撇”畫的用筆方法,這是側鋒,但竹葉卻不能全部側鋒,要以中鋒畫出小葉及出梢處才能更顯精神。畫竹,寫書法的用筆體現最為明顯,筆力若果太弱就很難畫好,所以更應重視并加強書法的練習。
畫很粗的毛竹竿,可用筆進行左右拼畫。先將竹竿畫完用第一種方法畫完,再點節之前,將筆頭上的濃墨洗去一點,將筆鋒按向左側,壓住前面所畫的竹竿一半左右的位置再自上而下,最后和左邊筆跡對齊,如此反復,將其一節一節地畫下去,這樣就能達到較好的立體效果,在第一筆和第二筆的逢合處,墨色會深一點,以此表現竹竿的竹溝。
成人學國畫竹子教學-名家介紹
歷代以來,以朱砂寫竹的并不多見,孫克弘是我殊竹畫,從色彩對比和構圖上都可以說是匠心獨運的。竹之妍艷和秀石之清冷沉郁之間形成鮮明對照。殊竹色彩上的濃淡、深淺的變化,在空間上容易產生一種幽深的意境,使得畫面在艷麗中趨向沉靜和穩重。
文同,自號石室先生,又號笑笑先生,字與可,四川梓潼人。曾官司封員外郎、秘閣校理。后又受命守湖州,故人稱“文湖州”。傳派即為湖州竹派,影響深遠。傳世作品有《墨竹圖》。此圖用水墨畫倒垂竹枝,并以獨創深墨為面、淡墨為背的方法寫竹葉,濃淡相宜,靈氣頓顯。筆法之間謹嚴有致,立顯瀟灑之態。
成人學國畫竹子教學,初學者怎么處理線條?
中國畫的繪畫技法本質上就是點、線、墨的協調。而墨又細分為濃、淡、干、濕、焦五色。線條的構成又不是獨立存在的,它是與中國傳統藝術家對線條的情有獨鐘和獨特感受分不開的。正是因為線條最容易捕捉到物體的形象及動感,最適宜發揮筆、墨、紙的特性,所以說線條是屬于中國畫家的一門獨特藝術語言,是中國畫的靈魂。多種線條的漸變、排列、組合、分割等等,呈現在畫面上,就構成了作品細節之處的陰陽頓挫、疏密粗細、快慢虛實、濃淡干濕,從而由淺談深,彰顯畫家深厚的藝術功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