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子的特點鮮明,竹竿堅硬有彈性,竹葉有“個”字、“介”字形等等。在作畫時,竹竿應以長短、粗細區分,新枝的形狀有鹿角、鵲爪、魚骨差別,竹葉還要跟隨新枝長出,應有轉、側、低、昂和前后層次的區別,行筆時手腕應剛勁有力,切忌亂畫和死板。
成人學國畫竹子畫法,墨竹畫法
墨竹,在寫意花鳥畫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,它講究以書入畫,骨法用筆的的筆墨特點。畫竹一般是先立竿,后出枝、再生葉。畫竹之前必須了解其特點及生長規律,才能做到“成竹在胸”以便掌握“筆情墨趣”,以便揮灑自如。接下來我們說一下意筆竹竿的畫法。
成人學國畫竹子畫法-名家介紹
徐熙,五代南唐畫家,生卒年不詳,金陵(今江蘇南京)人,還有人說是鐘陵(今江西進賢西北)人。擅長畫江湖間的汀花、野竹、水鳥、魚蟲、蔬果等。與后蜀黃筌的花鳥畫為五代時期的兩大流派。獨創了“落墨”法,一變黃筌的細筆鉤勒,填彩暈染之法。傳世真跡比較少,《雪竹圖》傳為其所作。此圖是為描寫江南雪后嚴寒中的枯木竹石所作。構圖新穎,層次豐富。作者用烘暈皴擦等法,描繪竹石覆雪的景象。石后三竿粗竹挺拔蒼勁。其旁有彎曲和折斷了的竹竿,又有一些細嫩叢雜的小竹參差交錯其間,更讓人覺的情趣盎然、生機勃勃。竹節以墨皴擦,結構明了清楚。竹葉以細筆勾描,正反向背,各逞其勢。地面秀石不勾輪廓,只以暈染法襯出,以示其雪。其畫中的大石右側竹竿上,有篆書體倒寫的“此竹價重黃金百兩”八字。此畫選用線條墨色為主,工整精微而寫實,被譽為五代的佳作。
成人學國畫竹子畫法,學習國畫藝術的目的是什么
國畫屬于中國的傳統藝術,國畫中的山水花鳥、寫意風景能洗滌人們的靈魂。學習國畫好處多多,畫國畫可以讓你安靜下來,細心琢磨,遠離城市的喧囂生活,讓心靈回歸到大自然當中,國畫讓人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與大自然,學會國畫技巧讓人終身受用。
初學國畫者怎么處理筆墨關系?
中國畫講究筆墨關系,而筆墨關系并不是狹義地在講筆墨如何于紙面上運用,并通過呈現畫面的筆墨來表現,最重要的一點是把握墨汁在筆內外的自然關系,確切的說應該是對水、墨、筆的熟練運用和習性掌握。對于初學者而言,目的在于提高對載滿水墨的筆的掌控及認識,畫世界的感悟也可以類比于個人對世界的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