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白石在1864年元旦出生于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,1957年9月16日病逝于北京,終年94歲。他原名純芝,小名阿芝,后改名瑛,字渭清,號瀕生,別號白石老人、借山翁、三百石印富翁等。湖南湘潭人。他27歲學書畫,習詩文刻圖章,兼做畫工,為人作衣冠像。齊白石在家鄉先后居住于出生地星斗塘、梅公祠借山吟館、茹家沖寄萍堂。自40歲起,離鄉出游,五出五歸,遍歷陜、豫、京、冀、鄂、贛、滬、蘇及兩廣等地。55歲避亂北上,兩年后定居北京。
所謂“55歲避亂北上”,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。1918年,齊白石的家鄉湖南湘潭兵亂,土匪橫行無忌,搶劫綁架,詐取錢財。那幾年,齊白石生活剛有轉機,能吃飽肚子,有人便聲稱:“芝木匠發了財啦,去綁他的票!”齊白石聽后便匿居在紫荊山下的親戚家里,一度隱姓埋名,惟恐被人發現。齊白石感到家鄉雖好,但不是安居之所,產生了定居北京的打算。1919年,57歲的齊白石第三次到北京,并定居法源寺內。由于他的畫深受朱耷、李解等人簡少冷逸畫風的影響,難以形成自己的面貌。在陳師曾的勸告下,他一棄舊習,專精寫意花鳥,從當時活躍于畫壇的吳昌碩、陳師曾、凌文淵、金城、陳半丁等人畫風中汲取養料。尤工水黑蝦、蟹、魚、蛙等水族,水墨淋漓,神態活潑;至于工筆草蟲則更為生動;山水構圖奇肆,富有創造精神。在筆墨方面,點線塊面的粗細變化,純以頓、搓、提法表現出來,用墨極講墨韻,用色濃艷潑辣,所謂“紅花墨葉”就是他的基本格調。
齊白石定居北京,在他作品中常有反映。一類是寫有“京生”,如他63歲作的〈蝦》中寫有“丙寅春正月畫于京華,寄萍堂白石山翁”。這一類的作品只能從干支推算作畫的時間。另一類寫有“居京華某某年”,如他66歲作的《雨后山光》中寫道:“居京華第九年制”;他84歲所作《魚蝦)中寫道:“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居京華第二十又七年”等,這一類作品雖無干支,但仍可迅速算出齊白石作畫的時間。齊白石57歲定居北京,用57加上居京華的年數,即為齊白石作畫的年齡。
圖版為齊白石(貝葉草蟲圖)軸,款署“乙西八十五歲白石老人齊瑣時客京華廿又九年”。按照通常的算法以57加29等于86,但畫上器“八十五歲白石老人”,似有不合。其實他從事繪畫藝術創作的年齡就是86歲。盡管齊白石書畫于年款或年齡常有小的出入,但此畫系這一階段齊白石藝術風格的上佳體現,真跡無疑。